<wbr id="r89mi"><small id="r89mi"></small></wbr>
      1. <wbr id="r89mi"><small id="r89mi"></small></wbr>
        <video id="r89mi"></video>
      2. <wbr id="r89mi"><small id="r89mi"><tr id="r89mi"></tr></small></wbr>
          <video id="r89mi"></video>
          <wbr id="r89mi"><small id="r89mi"><tr id="r89mi"></tr></small></wbr>
          <video id="r89mi"><address id="r89mi"></address></video>
          <wbr id="r89mi"></wbr><wbr id="r89mi"><small id="r89mi"><tr id="r89mi"></tr></small></wbr>
          當前所在位置: 巧兔教學 > 兒童教育 >

          中國最高的小孩子

          發布時間:2023-02-14 09:44 作者:立說1212 點擊: 【 字體:

          中國最高的小孩子?如果你對這個不了解,來看看!

          中國第一位入獄的童星:8歲爆火全網,被判刑17年該怪誰?,下面一起來看看本站小編立說1212給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,希望對您有幫助

          中國最高的小孩子1



          2002年,在《康熙來了》一期節目現場:


          身穿西服的小男孩站在舞臺中間,身邊一個大人拿著秒表在計時。


          “1,2,3……10!”


          不過10秒鐘的功夫,小男孩就給觀眾表演了自己“秒速落淚”的絕活。



          看著這位小演員眼閃淚光的樣子,小S和蔡康永兩位主持人都連連稱奇:


          “這個孩子,將來必成大器?!?/strong>


          臺下的觀眾大為驚嘆,現場掌聲不斷響起,大家都在說這孩子以后肯定能成為巨星。



          這個小男孩叫王欣逸,一時間,他聲名鵲起,傳遍了整個寶島臺灣。


          任誰都沒想到,家戶喻曉的小明星,18年后卻成了人人唾棄的殺人犯。


          從明星到罪犯,這些年王欣逸都經歷了什么?


          留守童星遭霸凌,父母視為“搖錢樹”



          王欣逸,1995年10月出生在臺灣一個普通家庭。


          他有兩個哥哥,作為家里的老幺,本應該最受父母疼愛。



          可父母急于賺錢,對他和哥哥不聞不問,直接把他們丟給奶奶帶。


          因為缺少父母的愛,王欣逸自小內向,性格孤僻,有心事都埋藏在心里不被人知。


          即使他在學校遭受霸凌,也不愿和家里人透露一句,因為沒人能給他撐腰。


          年幼無助的王欣逸獨自一人默默承受委屈,度過了一段漫長的日子。


          直到2002年,王欣逸迎來了人生的第一個機會。


          一個偶然的機會,年僅7歲的王欣逸參演了臺灣人氣綜藝節目《我猜我猜我猜猜》。


          因其可愛帥氣的“正太”模樣,深受大眾的喜歡,節目過后他開始進入演藝圈。


          2003年,王欣逸出演經典偶像劇《海豚灣戀人》,雖然他年紀小但是演技精湛,在戲中“說哭就哭”,絲毫不含糊。


          由于他扮演的“達達”深入人心,贏得觀眾一致好評,一度被稱為臺灣“最有靈氣的童星”。



          隨著王欣逸的名氣越來越大,導演、廣告商紛紛上門邀請他拍戲拍廣告。


          可即使他已經成為小明星,擁有很多粉絲,同學們依然孤立排擠他。


          他曾在《康熙來了》節目里透露自己走紅后,回到校園并沒有得到大家的喜愛。相反,同學們更加變本加厲地處處針對他。



          那時,懦弱內向的他第一次敢于在這么多人面前傾訴心事,可大家只關注他的演技,甚至讓他在節目上當眾表演“10秒落淚”的絕技,就是開頭的那一幕。


          沒有人意識到,這個表面看起來活潑開朗,實際內心低落孤獨的孩子,需要人關心。


          直到有一天,王欣逸剛到家看到多年未見的父母,他激動得立刻撲過去抱住父母,哭得不能自已。


          這個小男孩心里背負太多苦楚了,心念念的父母終于回到他身邊,他再也不是沒有父母的野孩子。


          然而,王欣逸并不知道,父母回來完全只是看中他的賺錢能力,把他當成“搖錢樹”。


          當王欣逸父母發現做明星賺錢快又多,還把兩個大兒子一起送去當童星,只是都沒有王欣逸名氣大。


          為此,父母把“關注點”都放在了王欣逸身上。


          王欣逸的父母頻繁給他接劇接廣告,全然不顧他的生活學習。


          每天,王欣逸各個片場輪流跑,經常還來不及喝口水就立刻被拉去其它片場繼續拍戲,異常忙碌勞累。大半夜被父母叫醒,拉著他去片場拍戲賺錢,睡眠時間嚴重不足。


          好多次,王欣逸想和父母說他很累想休息下。


          可是看到父母對他“噓寒問暖”、“無微不至”的照顧,他不想讓父母失望,默默把苦藏在心里,順從地任由父母擺布。


          自敗名聲退出圈,缺愛少年入黑幫



          長期缺乏教育,過早沉浸在復雜的娛樂圈,時間久了,王欣逸學到了大人的油腔滑調,處事世故圓滑,性格行為也開始怪異起來。




          一次,王欣逸媽媽想到兒子房間找他,還沒來得及開房門就聽到房間里有女孩的嬉笑聲。


          悄悄打開房門,眼前的一幕讓媽媽震驚不已。


          12歲的王欣逸坐在電腦前全神貫注盯著屏幕,視頻里的女孩衣衫不整,他和女孩正在裸聊。


          發生這樣的事情,王欣逸父母很生氣,但是他們的做法令人意想不到。


          他們不是第一時間對兒子進行嚴厲批評,耐心溝通和疏導,而是把責任都推到這個14歲的女粉絲身上,以妨害家庭罪將女孩告上法庭,要求女孩賠償。


          在庭審上,王欣逸父親問最多的問題就是:“這事不會影響我兒子和節目簽約吧?”


          在王欣逸父親心里,兒子的身心健康和名聲,遠不比金錢重要。


          最后,法官認為這只是兩個小孩子之間的調皮胡鬧行為,決定不予受理此案件。



          當時有精神科醫生看出王欣逸精神狀態不太好,建議帶他接受精神治療,提醒父母要重視。


          但是王欣逸父母完全沒有放在心上,他們已經被名利沖昏了頭腦,怕耽誤賺錢,看病一事不了了之。


          通過這件事,王欣逸終于知道父母在意名利多過在乎他,看清了父母真實面目。


          他回想起這么多年來被父母無下限榨取,內心更加痛苦不已。


          開始處于青春期的王欣逸心生叛逆,漸漸走向無法回頭的深淵。


          因為這起風波,王欣逸的形象受到了很大的影響。


          即使他13歲那年,以不俗的演技入圍金鐘獎,但他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已經一落千丈。



          慢慢地,王欣逸的名聲越來越不好,沒有人愿意找他合作。長期接不到片約的他開始淡出熒幕,退出大眾的視線。


          眼見王欣逸沒有了利用價值,父母再一次“拋棄”了他,任由他“自生自滅”。


          沒有人管教、監督,王欣逸這下更是放飛自我,我行我素。


          小小年紀的他,很快學會了抽煙、喝酒、紋身,逃課更是成了家常便飯。



          但那時,還有奶奶在一旁指點教育他,他還有些收斂,不敢做出格的事情。


          直到最疼愛他的奶奶去世,這成為壓倒王欣逸人生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

          爹不疼娘不愛,還失去了世上最關心他的人,王欣逸心碎了。


          于是他破罐子破碎,轉身加入了臺灣出名的黑幫“竹聯幫”,成為了其中一員。


          認黑幫為家表忠心,為“家人”自毀前程



          一直以來,竹聯幫以毒品來拉攏一些失足青年和輟學學生,在這里大家都是同類人。


          在王欣逸看來,這里沒有人瞧不起他,孤立他,大家都很照顧他,把他當做“家人”,讓他有“家”的感覺。



          王欣逸跟著兄弟們混吃混喝,偷雞摸狗,成天在社會上溜達,變成了一個“二流子”。


          為了更好融入這個團體,遇到欺負兄弟的,他帶頭打架,為兄弟“報仇”以表忠心。


          他的性格變得越來越暴戾,他把自己小時候受過的委屈,都轉嫁到別人身上,曾經的霸凌受害者變成了兇狠的施暴者。


          2012年8月,桃園縣警方因一起案件對幫派成員突擊抓捕,現場逮捕的未成年人,16歲王欣逸赫然在列。



          因為未滿18周歲沒有被明確定罪,只是被少年管教所約束,這讓王欣逸心存僥幸,無視法律。


          如果在這個時候,父母能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,多加關心引導,王欣逸不至于繼續墮落,直至犯下不可饒恕的錯誤。


          四年后,為幫所謂的朋友出頭,王欣逸和兄弟,拿球棒和刀將一名腿腳不方便的16歲曲姓少年砍打至昏迷不醒,然后揚長而去。



          被警察逮到時,王欣逸正在酒店和其他朋友辦慶功宴,甚至聚眾吸毒。


          受害者曲某住院期間,王欣逸都沒去探望過。


          半年后,曲某傷勢過重去世。王欣逸以故意殺人罪被起訴,一審將他重判15年。


          因受害者家屬不接受這個判定結果,不斷上訴要求嚴懲王欣逸和他的同伙。


          已被重判的王欣逸依然毫無悔改之心,甚至在二審上訴期間,他在保釋后潛逃。


          2020年11月25日,二審宣判王欣逸有期徒刑17年。



          年僅25歲的王欣逸鋃鐺入獄,成了中國第一位入獄的童星,未來陪伴他的是冰冷的牢籠和不見天日的黑暗。




          紅極一時的靈氣童星落得如此下場,震驚了眾人,令人唏噓。


          父母的愛,是孩子一生最堅強的后盾



          看完王欣逸的故事,我不禁想起電影《人生大事》里的武小文。


          自幼失去雙親的她,從小和外婆住在一起,還不經意學到了外婆很多不良習慣。


          父母的缺失,外婆的不善管教,導致她性格怯懦,經常胡亂發脾氣,總之一切都往壞的方向發展。


          好在,后來她遇到了一個如“爸爸”般的男人,在她成長中教育她,給予她依靠,改變了她。


          然而,王欣逸沒有武小文幸運。


          從知名童星到階下囚,他雖然性格上有缺陷,但最大的原因是父母的雙位缺失。


          王欣逸年幼時,父母把他和哥哥丟給奶奶不管不顧,三兄弟被迫成為留守兒童;


          在他成名后,父母歸來卻是以榨取他的金錢價值為目的;


          在他塑造人格、建立三觀過程,最需要父母正確的指引時,父母置之不理,只顧眼前的名利。


          等他走上歧途,沒有利用價值后,父母再一次拋棄他,任由他錯下去。


          值得一提的是,在王欣逸殺人案件中,王鳴逸二哥王鳴逸也因參與此案,被通緝至今。



          有這樣一句話:


          “缺失的原生家庭的人,用一生去治愈童年;而美滿的原生家庭,用童年治愈一生?!?/strong>


          童年時父母的陪伴和關愛,就像一件堅固的盔甲,可以幫助孩子抵御成長中的各種風雨和磨難,在家庭中獲得的溫暖和幸福的力量,是支撐他們勇敢前行的最有力的武器。


          希望王欣逸的悲劇不再上演,也希望天下的父母既然選擇生,就要養,還要愛,別讓自己的孩子來為自己的罪過買單。


          -End-

          中國最高的小孩子2

          1月8日,隨著香港與內地有序恢復“通關”,廣州迎來首批久違的香港游客?!巴P”當日適逢亞洲“五福小象”中年齡最小的“威風”公主1周歲生日,記者在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看到,園內滿載節日氣氛亞洲象園內,“威風”快樂地與哥哥姐姐嬉戲。來自香港的游客除了感受到了內地濃厚的新年氛圍,更能與“威風”及其余十多頭亞洲象組成的三代同堂大家庭合影留念。

          新春將至,廣州長隆度假區早已掛上紅燈籠慶賀,提前為游客送上兔年祝福?!盎謴腿妗P’,是萬眾期待?!眮碜韵愀壑协h的何女士告訴記者,以前每次來廣州都要帶孩子來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玩,近兩年因為疫情過來都要隔離,現在終于全面“通關”,對這次來長隆看動物,孩子早就期待已久了。

          除兩地游客攜手為“威風”慶生外,聰明萌寶亞洲象還迎來了一群特別的“象粉”?;ヂ摼W的興起令全球“象粉”隔屏感受象寶們激萌之處,b站的廣大“象粉”們也受邀一同參加“威風”慶生宴,實地同享亞洲象三代同堂之樂。

          目前,“威風”的媽媽“安妮”已經熬過了作為母親最辛苦的階段。據保育員盤華鋒介紹,當時觀察到“安妮”有懷孕的征兆,就已經特別注意她的日常,進行24小時監護,貼心地為“安妮”安排舒適的產量,并予以少量多餐的安排給安妮,同時提供多種不同的草食和水果,適當增加“安妮”采食量,使得幼崽攝入的母乳量充足,健康成長。此外,母象“安妮”愛子心切,日夜陪伴新生的幼崽,保育員也和“安妮”一同,24小時輪班在產房照顧陪護母子,予以極大的安全感。保育員稱,這段時間基本吃住都在亞洲象園,差不多2個月都沒有回過家。

          媽媽“安妮”在努力,長隆也在不斷攻克亞洲象繁育的難點,讓每頭象寶寶都過著王子公主般的富足生活。在象寶寶半歲之前,除了每天能喝到媽媽的奶,保育員還會專門“開小灶”,按照亞洲象寶寶的不同情況,參照增長曲線,適度增加進口奶粉、小米粥、玉米及其他營養豐富的食材,令象寶寶能更加強壯地成長。在精心的飼養條件下,從2020年到現在已有7頭象寶寶降生,長隆也成為國內首次成功繁殖子二代亞洲象的野生動物世界。

          長隆野生動物世界中有兩個亞洲象展示區,一個隨觀光車近距離觀賞,另一個是步行游覽區的“亞洲象園”,游客可自由選擇觀賞方式。同時,長隆也是目前中國最大的亞洲象種群繁育基地之一,目前共養育30多頭亞洲象,其中有十多頭是在長隆成功繁育的。小象的出生既是新生命的開始,也是亞洲象家族傳承的開始。(中國日報社廣東記者站 邱銓林)

          韩国午夜理论片2021最新
          <wbr id="r89mi"><small id="r89mi"></small></wbr>
            1. <wbr id="r89mi"><small id="r89mi"></small></wbr>
              <video id="r89mi"></video>
            2. <wbr id="r89mi"><small id="r89mi"><tr id="r89mi"></tr></small></wbr>
                <video id="r89mi"></video>
                <wbr id="r89mi"><small id="r89mi"><tr id="r89mi"></tr></small></wbr>
                <video id="r89mi"><address id="r89mi"></address></video>
                <wbr id="r89mi"></wbr><wbr id="r89mi"><small id="r89mi"><tr id="r89mi"></tr></small></wbr>

                中國最高的小孩子3

                #頭條創作挑戰賽#

                有一種中國式教育,父母認為孩子的命是自己給的,就會把孩子當成是自己的附屬品。

                “我是你媽,你得聽我的”、“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你好、“我們是過來人,難道會害你嗎”等等一些令人窒息的話充斥著孩子們的生活。

                現實中有很多父母更是沒有界限地付出,包辦孩子成長道路上的一切,甚至是衣食住行等。先不說他們最后是否能成才,這樣的方式只會造成他們缺失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。

                這類父母被稱為控制型父母,他們利用這種“被綁架的愛”逼迫孩子達到他們所期望的標準。由于在父母掌控的環境中成長,這些孩子很容易形成討好、依賴、自卑的性格。

                這樣的愛就發生在了湖南“神童”魏永康的身上。2000年,有著“東方神童”之稱的魏永康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破格錄取,一路碩博連讀。

                但是最后還沒來得及拿到碩士學位,就被學校勸退回家。后來年紀輕輕的魏永康突發疾病去世。

                在這個故事里,魏永康的父母究竟扮演著怎樣的角色?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樣的悲???

                神童的誕生

                1983年,魏永康出生在湖南省華容縣。望子成龍是每個父母對孩子的心愿,魏永康的父母自然不例外。

                因此,魏永康的母親曾春梅在他兩個月大的時候就開始教他讀古詩、辨認水果。在曾春梅的引導下,魏永康在兩歲的時候就掌握了2000多個漢字。

                這相當于是掌握了98%以上的書面資料,達到了大多數認字的成年人的水平。僅僅兩歲就取得了這樣的“成就”必然離不開母親的苛刻教育。

                魏永康學習認字的過程中還有一個關于花生米的故事。曾春梅帶著不到兩歲的魏永康來到單位上班,同事問這個小朋友認不認識字,魏永康點了點頭。

                同事覺得很有意思,一個還在爬行的小孩兒怎么可能認字呢?于是他就告訴魏永康,能寫出來多少字就給他幾個花生米吃。最后魏永康在地上寫了總共有七十多個字。

                還有更令人吃驚的,在魏永康四歲這一年,他就已經學習完初中的課程,這時候的同齡人才剛開始上幼兒園。

                曾春梅看到本地的縣城中最好的小學正在招生,就帶著魏永康來到學校報名,并且向招生老師提出要求:直接讓我兒子上二年級。

                老師看到這位家長這么自信的樣子,就拿出一份試卷讓魏永康做。

                沒有多長時間魏永康就把試卷完成了,還解出了四年級的方程式。老師們被這套完美的試卷答案驚呆了,連連夸獎:確實是神童!

                曾春梅為此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滿足,以后開始更加嚴格的教育魏永康。她沒有讀過大學,于是就把自己的夢想全部都寄托在了兒子的身上。

                魏永康八歲的時候就又跳級到縣城里的重點初中班,這時候關于他“神童”、“天才”的報道隨之撲面而來。

                但是他絲毫沒有受到這些外界的影響,接連拿到了各類的獎狀證書,比如:物理競賽二等獎、奧林匹克化學競賽二等獎等等。

                魏永康小小年紀就拿獎拿到手軟,妥妥地就是“別人家的小孩”。

                在曾春梅的嚴加看管下,魏永康從來都沒有時間出去玩。六一兒童節逛公園、元宵節看煙花放孔明燈。

                任何一件與玩有關的事情對于魏永康來講都是奢侈的,其他孩子在過著無憂無慮童年的時候,他卻是一直在背書學習。

                魏永康家有一個鄰居,是一位音樂老師。這位老師非常喜歡聰明努力的魏永康,于是就給他買了一個風箏,想在假期的時候帶他出去玩。

                于是老師就帶著魏永康痛痛快快的在外面玩了一整天,這時候的魏永康已經上高中了。

                這件事情被曾春梅知道后,毫不客氣對著老師吵道:“作為老師,不好好教導學生,別帶著我的孩子玩?!?/strong>

                從這以后,這位老師再也沒有跟魏永康家有過交集。一整天放風箏的快樂情景成為了魏永康少年時期唯一的美好記憶。

                1996年,13歲的魏永康在完成了連續跳級后參加了高考,最后憑借592的高分進入湖南湘潭大學物理系。

                2000年,大學畢業后的魏永康以總分第二考進了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,完成了碩博連讀。

                “天才”淪為“生活廢物”

                這樣來看,魏永康的前途一片光明,人們也在期待這位天才以后能有更大的作為。就在這時候,天才受到了人生中第一次,也是最大的一次打擊。

                在考上研究生后的第三年,魏永康竟然被勸退學了。原因是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實在是太差了。

                為了讓魏永康把精力全部放在學習上,曾春梅包攬了孩子的各項生活起居事宜。多年以來,曾春梅一直在圍繞著魏永康的生活轉,她甚至辭掉了多年的工作,當起了全職陪讀媽媽。

                從小到大,魏永康從來沒有洗過一件衣服。即使他已經成年,曾春梅還是每天親手給他洗臉,擠好牙膏。

                甚至沒有自己動手吃過飯,他看書,媽媽就坐在他身邊喂他吃,就這樣一直喂到高中。

                簡直就是衣來伸手、飯來張口。因為曾春梅認為,只有考上大學、考研、考博士才是成功的人生路。

                吃飯、興趣愛好等都是不重要的,這些都是成功路上的絆腳石。湘潭大學得知魏永康家庭條件不好,就為他免除了所有的學費。

                為了能讓曾春梅更好照顧魏永康,學校還給她安排了一份保潔的工作,并且給母子兩人提供了居住的宿舍。

                大學期間的魏永康也非常努力,參加了學校的各種比賽,獲得了很多獎狀獎金。與之前沒有區別的,他依然生活在曾春梅無微不至的照顧下,沒有社交,不會穿衣洗漱。

                就這樣,魏永康變成了一個“生活廢物”。在大學時期,她的母親是全程陪護。直到獨自來到北京讀書的時候,所有的問題都展現出來了。

                魏永康每天都是蓬頭垢面地穿梭在學校人群中。獨來獨往,身邊沒有朋友,不會跟老師溝通,只會埋頭看書。

                由于不會做飯洗衣服,所以他的衣服常常不換,一直都是那幾件換著穿。換季節需要換穿的衣服每次都需要別人的提醒。

                大冬天不懂得添衣保暖,在冰天雪地里他還是會穿著拖鞋單衣到處溜達。

                房間里的臟衣服、臭襪子堆得到處都是,來到他的宿舍,剛進門就能聞到一股味道。沒有了曾春梅的照顧,魏永康的生活變得一團糟。

                2002年5月有一場計算機語言考試,魏永康忘記了考試時間,最后缺考。在一年之后,魏永康又錯過了提交碩士畢業論文的時間,有一門功課的成績是零分。

                學校發現了這位天才少年竟然不能照顧好自己的生活,又綜合了成績方面的因素,得知他的各方面發展嚴重不均衡。

                就連同學之間的正常溝通交流他都不知道該如何回答。最后學校只好對他進行勸退。

                回歸平淡后的幸福

                魏永康在被中科院勸退后回到了華容縣。曾春梅一下子接受不了兒子從天才變成了周圍人的笑柄談資,看到多年的心血全部毀于一旦他把所有的怨氣都撒在魏永康的身上。

                每次一出門聽到大家的議論,曾春梅回到家就開始罵兒子,指著魏永康的臉罵他不爭氣,是廢物。甚至崩潰地對著他喊:“你怎么不去死 ?”

                由于街坊鄰居的說三道四,曾春梅很少出門,她認為自己一家都變成了天大的笑話。

                受到打擊最大的其實是魏永康,原本就沉默寡言的他把自己封閉了起來,拒絕和周圍所有人的交流。在母親每天的指責下,魏永康逐漸懷疑自己的一切,開始自暴自棄。

                所有的數落責罵在此時都變成了充滿利刃的尖刀,一刀一刀插在魏永康的心上。

                魏永康不愿意在家里每天面對這樣的情況,實在承受不住壓力的他選擇了離家出走,這也是他第一次為自己做主。

                魏永康帶著500塊錢,出走了39天,一共去了16個省市。最后他身無分文,只好求助警察,警察把魏永康帶回了曾春梅的身邊。

                兒子終于重回身邊,向來把兒子看得比自己命還重要的曾春梅這時候意識到自己的錯誤。

                曾春梅看著眼前憔悴的魏永康,她明白是自己把兒子變成了一個只懂得學習的書呆子,她終于開始反思。

                母子兩個進行了交流,想明白的曾春梅從此不再干涉魏永康的人際交往,開始教兒子怎么做家務,手把手地帶著他照顧自己的日常生活。

                魏永康也像是變了一個人,開始主動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,給父母倒水。在每天的空閑時間看著自己感興趣的書籍,也在嘗試著與他人溝通交流。

                2005年,魏永康被上海的一家公司重金聘請。曾春梅這個時候還是對兒子有一點不放心,怕他不能很好地照顧自己,就提出跟他一起來到上海。

                魏永康這個時候堅決拒絕了母親,并且告訴她自己現在已經不再是以前的“生活廢物”了,他更不想再回到那樣的生活。就這樣,魏永康義無反顧地來到了上海。

                來到上海工作的魏永康非常努力,看到了很多與以前不一樣的風景,也嘗試了很多以前從來沒有過的事物。

                不僅能照顧好自己的生活,還跟同事學習如何外出應酬。曾經那個被逼著長大的孩子,現在正一步步地找回自我。

                這時候的魏永康變得開朗了很多,他就是在這個時候遇見了妻子付碧。兩個人在結婚后生下了一兒一女。

                魏永康在這個時候小心翼翼的照顧妻子和兩個孩子,以前那個沒有自理能力的男孩已經成長為有擔當的丈夫、父親。

                付碧從來沒有覺得自己的丈夫沒有自理能力,與沒有“神童”光環的魏永康在一起生活的日子是非常浪漫的。

                當初魏永康的工作并不穩定,付碧希望能過上安穩的生活,于是他就跟著付碧來到了深圳工作。兩個人有時候還會去歌廳享受生活,非常地有儀式感。

                不過根據付碧說,魏永康與母親的關系一直都不是特別好,母子兩人很少通電話。有時候曾春梅過來看孫子孫女,魏永康就會躲在一邊不說話。

                在兩個孩子出生之后沒有多長時間,魏永康的父親就去世了。

                曾春梅變成了孤家寡人,為了能照顧安慰母親,魏永康就把她接到自己的身邊一起生活。本性難移的曾春梅有時候還是會不自覺的插手兒子的生活。

                付碧看到這樣的情況,就平心靜氣地跟曾春梅進行了交談。

                她告訴曾春梅現在的魏永康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,不僅能照顧好自己,還可以照顧好兩個孩子,希望她能夠真正地放手,還給魏永康自己的生活。

                曾春梅看到現在已經不好掌控兒子,就又打起了孫子的主意,常常會教孫子孫女學習。在小孩的教育問題上,曾春梅又和付碧產生了分歧。

                付碧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度過一個快樂的童年,就會給他們買很多玩具,還常常帶兩個小朋友出去玩。

                這些都讓曾春梅感到反感,付碧也不再讓這個婆婆再管教自己的孩子。

                曾春梅甚至還想把孩子帶回老家自己教育,魏永康自然是和妻子站在同一戰線上,自己已經沒有了快樂童年,怎么可能會讓自己的孩子走自己的老路。

                魏永康承諾母親自己一定會在逢年過節的時候帶他們回老家看看,遭到兒子兒媳拒絕的曾春梅只好作罷。

                魏永康不再是“天才”“神童”,他變成了擁有著幸福生活的普通人。但是這樣的日子沒有多長時間,魏永康在他38歲這年因病去世。

                魏永康是不幸的,他有一個處處管制他的母親。但是,魏永康又是幸運的,在生命的最后度過了幸福的時光。

                閱讀全文
                返回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