媽媽在孩子的游戲
發布時間:2023-02-27 08:20 作者:涵妮媽媽育兒經 點擊: 【 字體:大 中 小 】
媽媽在孩子的游戲?如果你對這個不了解,來看看!
6個親子小游戲,拯救旅途中無聊的娃、疲憊的媽,下面一起來看看本站小編涵妮媽媽育兒經給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,希望對您有幫助
媽媽在孩子的游戲1
暑假到了,相信很多父母此時已經帶孩子行走在路上,不管是乘飛機、坐火車還是自駕游,幾小時、十幾小時的路途,你們都會做點什么呢?
記得有一年,我們自駕去山西,還沒走出北京,幾個孩子的新鮮勁兒就過去了,開始此起彼伏地問:什么時候到???怎么還不到???
鬧得大人也有了幾分煩躁。
怎么辦?
用零食堵住嘴?這不是長久之計。
用iPad占住眼?又擔心孩子的視力。
讓他睡覺?不可能!
給他講故事?饒了我吧,好不容易歇一歇……
我的經驗是,這個時候,不妨和孩子玩幾個小游戲。
這些小游戲非常適合在旅途中玩,對空間沒有要求,也不用提前做什么準備,隨時就能玩。
對人數也沒有限制,兩個人就可以玩,人多了也沒問題,即使正在當司機的爸爸也能參與進來一起玩。
更讓媽媽們眼前一亮的是,這些小游戲不僅能讓旅途變得更開心,還能在不知不覺中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(以及預防老年癡呆),真是一舉多得。
下面就是這些年我們在旅途中玩過的一些小游戲。
倒背如流
比如,我先隨意說一串數字: 396827。橙子要把這串數字倒著復述出來——728693。然后換成橙子出題,我來回答。
一開始先不要太難,可以從4位數、5位數說起,慢慢熟練了,就可以升級到8位數、9位數,甚至更多。
這個小游戲看起來很簡單,自己試一試就知道了,很考驗腦力。
數字少的時候,還能憑記憶的慣性順口說出來。數字一多,就有點暈了。
我的做法是,先重復一遍這串數字,一邊重復,一邊展示在大腦中。在頭腦中“看到”這串數字,然后從后到前“看”著念就行了。
當然,每個人的方法不盡相同。當孩子能倒著復述出來時,可以給他點小鼓勵,鼓鼓掌,伸個大拇指,帶著好奇地問問他:真不錯,你是怎么做到的?
你會發現,有的孩子就是靠死記硬背,有的會想出點小竅門,從中也可以看出孩子擅長哪種學習方法。
這個小游戲其實是開發大腦的一個小方法,可以幫助孩子把輸入的信息圖像化,能有效地鍛煉孩子注意力和記憶力(當然了,對大人來說也是如此)。
倒背如流一句話
這個小游戲和復述數字差不多,可能更有趣一些。
出題的人說一句話,答題的人要倒著重復一遍。比如:我想吃大蝦。那么,答題的人就要說:蝦大吃想我。
哈哈,聽起來是不是很好玩?
這個游戲會挑戰思維慣性,很容易出錯,錯的也很滑稽,經常會把孩子逗得哈哈大笑。
出的題不限于一句話,也可以是一句古詩,或者路旁的一個標語,隨便什么都可以。
我都是在路上看到什么,就出什么題,比如:這里有一棵樹;雨雪天氣,謹慎駕駛;高速路上的車可真多啊……
一開始,可以出得簡單一些、短一些、口語化一些,盡量讓孩子努努勁能復述出來,再慢慢增加難度。
數7的游戲
這個最好是三個人以上玩,每人依次報數,報到帶7的數字、或者7的倍數時,比如 17、21、49,不能說出來,要用拍手代替,說出來的人就算輸了,可以有點小懲罰。然后游戲重新開始,換另一個人起頭。
這個小游戲是我們玩的次數最多的游戲了,斷斷續續玩了好幾年。
開始的時候速度可以慢一些,熟練以后就可以快一點了。速度一快,腦子就跟不上嘴巴,經常順勢脫口而出,說完才反應過來應該閉嘴,引得大家哈哈大笑。
還可以舉一反三,換成數3、4、5、6、8、9的游戲,試試看,數哪個數字最好玩?
這個小游戲可以鍛煉大腦的反應能力,最起碼,乘法口訣會背得滾瓜爛熟。
飛花令
這個是橙子近來喜歡玩的小游戲。就是指定一個字,然后每人說一個成語或者短語,要包含這個字。
我們有一次去京郊自駕游,路上就玩了這個游戲??吹街車际巧?,橙子就出了個題目:“山”。
一開始,我們還正正經經說點詩詞:遠上寒山石徑斜、輕舟已過萬重山、山舞銀蛇原馳蠟象……
后來詩詞說得差不多了,就開始什么都說:大王叫我來巡山、這山望著那山高、望山跑死牛、山丹丹花開紅艷艷、山頂洞人……
三個人各種絞盡腦汁、各種腦洞大開。有時有人說出一個,其他人都一拍大腿:對呀,這個我怎么沒想到!
這樣簡單的一個小游戲,我們玩了一路,直到最后誰都想不出來了,才結束。
下一次,就可以換個字眼,比如花、天、水,等等。最好是比較常見的字眼,這樣發揮的余地大一些。
這個小游戲的好處就不用多說了吧,可以拓展孩子的詞匯量,鞏固學會的詩詞,鍛煉思維的敏捷性。
詞語接龍
這個游戲比較簡單,就是一個人說成語或者四字短語,下一個人以最后一個字開頭接下去。誰最后接不下去了,游戲結束。
這個游戲有兩種玩法:
有點難度的,必須要接同一個字,比如,水滴石穿,下一個人就可以接“穿衣打扮”。
如果孩子年齡小,就降低一些難度,可以接同音不同字,比如,“水滴石穿”,可以接“川流不息”。
這個小游戲橙子前幾年比較喜歡玩,記得有一次我們兩家人去爬香山,一邊爬山一邊詞語接龍,可以同音不同字,結果接了一個長長的龍,爬到半山腰了,還沒結束。
孩子們玩得也興致勃勃,一點不覺得爬山累。
描述東西
我們往往以“有一個東西”開頭,比如:有一個東西,它能吃,皮是黃黃的,坑坑洼洼的,里面是酸酸的,大小和雞蛋差不多……
隨著描述的內容越來越多,正確答案也就漸漸浮出水面。在描述的過程中,大家開始搶答,看看誰最后能答對。
這個小游戲也是孩子們愛玩的。輪流出題,大家搶答。一開始,大家會猜一些常見的東西,越往后,猜的東西越稀奇古怪。你會暗暗吃驚孩子的想象力有多豐富。
當然了,孩子的描述相對來說比較簡單,大人往往很容易猜中,這樣就沒意思了。
有時候,大人可以假裝猜不出來,或者猜錯幾次,最后再猜對,這樣孩子就會覺得自己挺厲害的,能難住大人,會有小小的成就感。
這個游戲可以鍛煉孩子的語言組織能力。孩子習慣了猜謎語,現在讓他出謎題,也鍛煉了他的逆向思維能力。
開心是唯一的目的
這些小游戲都是這兩年我們和橙子玩過的,有意思的是,我在總結的過程中才發現,好幾個都和《詩詞大會》里的環節差不多,比如飛花令、詞語接龍,還有描述東西(《詩詞大會》里是描述一個人)。
哈哈,我們好像在無意中山寨了一個《詩詞大會》。
不過,比《詩詞大會》更好玩的是,這些小游戲大家是輪流出題,而不是一味地父母出題孩子答。
這種形式有兩個好處:
一是在給爸爸媽媽出題的過程中,孩子從被動的回答者變成了主動的出題人,相當于讓孩子當小老師,這種對局面和題目的掌控感讓他更愿意參與進來,激發了他的主動性。
二是這樣一來,父母不是單純地陪孩子玩,自己也要開動腦筋、用心參與其中,無形中增加了很多樂趣,不再覺得陪孩子是一件很累的事了。
所以,這些小游戲每一個我們都能玩上好久,大大減少了旅途中百無聊賴的時間。
不僅是旅途中,平時接送孩子上下學、去飯館等餐的時間、出門遛圈的時候,都可以和孩子玩一會兒。
專心致志地和孩子玩游戲,和他一起開動腦筋、一起大笑,其實也就是在專心致志地陪伴孩子,無形中提高了陪伴的質量。
是不是有點心動?
不如現在就放下手機,和孩子玩一次親子版的《詩詞大會》吧!
媽媽在孩子的游戲2
1. 做一個叫“你在我屁股上放了什么?”的游戲。趴在沙發上,讓你的孩子在你的屁股上放各種東西,然后你來猜。
2. 如果你剛剛會爬的寶寶很喜歡將你丟出去的玩具撿回來,恭喜你,躺下來丟玩具就可以了。
3. 假裝辦舞會,在家里放上兒童音樂,讓你的女兒跳舞給你看,多數情況下她會花很長時間在房間里打扮。
4. 買一頂帳篷,與你的孩子玩露營游戲,你負責在帳篷里躺著。
5. 如果你不介意躺著休息的同時動腦的話,可以試試講故事的游戲。假裝自己是個失憶的老人,心中有許多好聽的故事,但是想不起來,叫你的孩子在家里隨便拿來許多東西(每次拿一件)來喚醒記憶。
你越擅長將隨機物品串起來講故事,這個故事就越長,你也就能躺越久。
6. 讓你的孩子給你講故事,多數孩子會憑記憶講,有些孩子在不記得時還會瞎編,十分好笑,你就躺下來聽就好。
7. 跟你的孩子玩醫生和病人的游戲,你演病人。
8. 和你的孩子一起坐在沙發上或躺在床上,讓TA畫畫,然后你來猜TA畫了什么。
9. 玩快遞游戲。讓你的孩子用紙把一個隨便什么東西包起來,來到你臥室的門前,敲門說:快遞來啦!然后你讓TA進來,拆開包裝,對著TA拿來的隨便什么唏噓一通,然后叫他再去重新包個什么東西給你。有時能撐一小時。
10. 當你累成狗時,可以躺下來讓你的孩子涂腳指甲油。很多女孩會喜歡玩這個游戲。
11. 趴在沙發上,背上墊幾塊墊子,然后讓你的孩子在你背上“沖浪”,同時假裝自己在享受泰式按摩。
12.與你的孩子玩棋類游戲或紙牌游戲。Uno和國際象棋都是很好的游戲。你可以躺著玩。
13.讓你的寶寶在餐椅上坐好,在他面前放幾碗酸奶,每碗里都放少許食用色素,調成不同的顏色。讓寶寶用手指蘸酸奶在餐盤里畫畫,這樣就不用擔心TA一邊畫一遍吃手指啦!而你也可以在沙發上到一會兒了。
14.與你的孩子玩“一二三木頭人”的游戲,贏得人有小獎品。
15.如果是嬰兒時期的寶寶,你可以躺下來用嘴打各種聲音滑稽的拍子來逗TA;到TA大一點時,你嘰里咕嚕一通后可以讓TA學你嘰里咕嚕,這個游戲的時間就拉長到了它原來的兩倍。
16.和寶寶一起在澡盆里泡一個悠長的熱水澡。
17.同你的女兒玩“美容院”或“發型屋”的游戲,讓她梳你的頭發,在你的腿上涂乳液。
18.躺在床上假裝自己是娃娃,讓你的女兒當媽媽來照顧你。
19.允許你的孩子們做一些平常不許他們做但并不太出格的事,比如用粉筆在車庫里畫畫。因為平時不讓他們畫,這種突如其來的“福利”可以驅使他們畫很長時間。
20.如果你的孩子喜歡剝花生/剝毛豆,給TA一碗花生/毛豆。
21.趴在地上讓你的孩子在你背上寫字,寫完再讓他把“字”擦掉。這簡直就是按摩。
22.實在忍無可忍時,將孩子送到他奶奶/外婆家去。
編輯|小尼
整理自搜狐育兒
媽媽在孩子的游戲3
#育兒# #我要上頭條#
我來交作業啦~
之前我發過一篇關于游戲力的文章,很多媽媽呼吁希望再多介紹一些好玩又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的游戲。
開拓思路的游戲文章我還在整理,快到周末啦,今天先給大家介紹一些能讓爸爸媽媽省力,又能保證陪娃質量的親子游戲。
畢竟老母親們的周末常常是這樣過的:
這樣過的:
還有這樣過的:
下面9個游戲,成全你我的周末躺尸夢。
假裝是個病人
▲初級版
這是我身邊媽媽們用的最多的游戲了,百試百靈,適用于2歲以上。
假裝我們自己是病人,娃是醫生,病越嚴重越好。注意要裝的像一點,孩子們可精著呢,重重的咳嗽,發出一些奇怪的聲音。
“寶貝,媽媽今天好像是生病了,你是個醫生,幫媽媽檢查一下好嘛?”
圖片來自《布魯伊》
如果孩子知道的花樣不是很多,可以適當地引導。
“快聽聽,媽媽心跳是不是太快了?”
“媽媽手好像受傷了,是不是應該包扎一下?”
測體溫、聽心跳、包扎傷口、打針……
▲升級版(適用于5歲以上的孩子)
找個盒子讓孩子給你照X光片,然后讓他畫出來,給你分析分析病情。
圖片來自《布魯伊》
畫畫、講故事,這一來二去,夠我們躺尸好一會了。
假裝自己是個寶寶
有一天我問土豆:“以后你想要生女兒還是兒子?”
土豆毫不猶豫地回答:“女兒,男孩子太難搞了?!?/p>
兒砸,你也知道?。。?!你媽每天要被你累屎。
俗話說,不在其位,不知其苦。我覺得,土豆之所以能有這個領悟,主要歸功于我平時經常讓他換位思考。
下面這個游戲除了能躺尸,還能讓娃感受為人父母成就感(養娃有多累)。
娃扮演一個大人,爸爸媽媽假裝成一個寶寶,躺在沙發上。
“現在你是媽媽,我是寶寶了,你要像我平時照顧你一樣照顧我?!?/p>
“玩具亂了,你要收拾一下?!?/p>
“衣服都在沙發上,需要整理一下?!?/p>
“我渴了,媽媽要給寶寶端水喝?!薄?/p>
這個游戲親測有效。
假裝自己是臺鋼琴
這個游戲我最初看到的版本是,孩子假裝鋼琴,父母彈孩子。
但我們的宗旨是什么?是解放父母,躺尸自由。
所以可以改編一下,假裝我們是一架鋼琴,娃是彈奏者。
和娃約定,他碰到你哪個身體部位,你就會發出什么聲音,讓他在你身上彈琴。
他要是亂彈,你也亂編一氣。
相信我,這個游戲一定讓娃笑個不停。
假裝自己是個乘客
這個角色扮演有兩種玩法。
第一種:娃假裝是司機,爸爸媽媽是乘客,躺在后排座上。
開車過程中,爸爸媽媽可以各種挑錯,車壞了,沒油了,需要一些音樂……
修車、加油、放音樂……夠娃忙一陣子。
或者編更絕一點:
“司機師傅,你繞路繞太遠了,乘客需要在車上休息一晚再出發?!?/strong>
第二種:娃當司機,爸爸媽媽是導航儀。
娃開車,爸爸媽媽在前面導航。
“前方大轉彎,請小心駕駛”
“前方出故障,請靠邊行駛”
“你好,你的路線已偏離,請重頭再來”……
爸爸媽媽只需要張嘴指揮,讓娃自己忙去吧。
假裝自己是一座橫著的山
這個游戲更適合父愛如山的爸爸們。
爸爸躺在沙發上,娃是登山者,爬到爸爸的背上,
可以偶爾制造一些危機,用抱枕等作工具,地震、泥石流、雪崩……
保準娃笑出鵝叫聲。
抓娃娃機
爸爸媽媽趴在沙發上,一只手垂下,假裝自己是抓娃娃機的那只機械手。
家里的玩偶、玩具鋪在沙發下方。
由娃發出指令,左、右、上、下……
這個游戲不僅省力,還能鍛煉娃的方位感。
假裝理發店顧客
躺在沙發,爸爸媽媽只把頭發露出。
先洗個頭(假裝洗,可別真上水),顧客是上帝,洗頭過程中,爸爸媽媽可以提一些要求,按按摩摩,頭皮護理。
洗完頭,緊接著就是做造型,可以提前準備一些安全的發飾。
相信我,沒有一個女孩子不喜歡化妝打扮。
對了,有一點謹記,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,頭發少的媽媽或爸爸不要參加!
假裝是個選秀評委
幼兒園、興趣班學到的各種才藝,我們要給娃一個展示舞臺。
唱歌、跳舞、做操……形式不限。
圖片來源:www.theuglyvolvo.com
為了游戲的持續性,選手的積極性,不管再難聽、再難看都給我好好夸。
溫馨提示:夸獎水平直接決定躺尸時長。
假裝模特
圖片來源:www.theuglyvolvo.com
孩子當畫師,爸爸媽媽假裝是模特,讓娃畫下你躺著玩手機的樣子。要求多一點,細致一點。
頭發、身體、衣服、鞋子,手機,各個細節都要畫,還要涂色。
眾所周知,一個合格的模特都是不能大幅度動和說話的。不管娃怎么說,你可以酌情拒絕回答噢。
同款不用動的還有下面這個建筑師版本
和孩子說,“寶寶,你能不能用積木搭一個房子,把爸爸媽媽藏起來???”然后引導他們在你的后背搭地基。
相信我,這個時候,就算你想動,他們也不會讓你動。
最后,祭出我的必殺技——讓別人給帶娃。
比如,大寶帶二寶。
不過這個要看運氣,畢竟土豆心情不好的時候,分分鐘能把番茄搞哭。
著名的教育家洪蘭曾說:“游戲是大腦成長的營養劑?!?/strong>往往一個簡單的游戲,可能能鍛煉到了孩子生長發育的方方面面。
你們有沒有省事省力的陪娃游戲,歡迎留言獻出你們的獨家秘笈~
ps:文中頻繁出現的動畫片《布魯伊》強烈推薦,劇情輕松兼具育兒教育性,IMDb9.5分,被稱為澳大利亞最好的動畫片。
最關鍵的是,它簡直是一個親子游戲寶庫,效仿的實踐性非常強,英文版磨耳朵也超好用。我給大家找來了免費資源,感興趣的媽媽們后臺回復關鍵詞【布魯伊】領取呀。
你好,我是李點點,4歲女兒番茄、8歲兒子土豆的麻麻,擅長用漫畫和文字記錄二胎雞飛狗跳的日常,分享育兒感悟及婚姻幽默吐槽。
